購物車 0
sg-11134201-23010-60gfeuayhvlv09

[502J-4] 無所不在-娛樂經濟大未來 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 作者: 麥可 J.沃夫

NT$ 155.00


從紐約到北京,巴黎到金邊,娛樂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全球!娛樂業迅速成為新世界經濟的推動者,光美國一地的家庭娛樂支出,就已超過醫療與衣著支出,產值高達4,800億美元。
所有消費者也在產品中尋找娛樂要素,唯有產品夠有趣,才能吸引人們將它從貨架上取下,或從網站上點入,娛樂已經變成消費者衡量價值的關鍵。娛樂法則逐步消融商業世界與各地文化,成功的事業都需要明星品牌來吸引消費者。娛樂業擴充的疆界究竟會在哪裡?它帶來的巨大衝擊和利益如何快速的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從有線電視、錄放影機,全球資訊網,這些發明與擴張也改變了娛樂產業,新的商業世界中,娛樂業和非娛樂業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誰具有最大的競爭優勢,將成為下一波經濟化的霸主。
為撰寫本書,作者訪問了五十個以上在娛樂界具有關鍵地位的資深經理人,包括CBS的老闆,奇異電子的傑克‧威爾許等。這些人是最富創意、專注力且最優秀的一群人,作者從他們身上得到型塑娛樂事業偉大心靈的寶貴意見,並運用一種所謂「有創造力的規矩」,為各個娛樂事業規劃成長策略。
要購併新事業還是在舊事業中取利?要走向國際化還是在地方發展?創造新市場還是深耕舊市場?任何想在娛樂事業中成就名利的公司,都可以在本書找到答案。
專家佳評推薦
推薦給任何一位思想求新求變、思維天馬行空的朋友!!
--------------------誠泰商業銀行信用卡部經理 林致光
數位娛樂將徹底改變消費者的行為,讓消費者無時無刻活在娛樂經濟中。
--------------------------東森國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胡玉城
休閒經濟的未來、娛樂事業的策略,十分值得一讀!
----------------------------------月眉國際開發公司董事長 楊天生
Fun Fun Fun!
Fun enough??「無所不在--娛樂經濟大未來」大喊--It\’s never enough!
這是一個「爆炸」與「壓縮」並存的時空。訊息爆炸、通信爆炸、商品爆炸;距離壓縮、速度壓縮、情感壓縮。你我無時無刻都在消費、都在體驗、都在娛樂。
------------------雅虎台灣區總經理 鄒開蓮
 
目錄
謝詞
003序言
009第一章 正在進入娛樂世界
021第二章 嗜欲經濟:一心玩樂的消費者
045第三章 娛樂要素:除演藝事業外,別無事業
063第四章 注意力的爭戰
093第五章 鉅子間的戰爭:世界宰制權的鬥爭
123第六章 突破:創生文化新現象
157第七章 娛樂活動:網際網路與現實
193第八章 品牌帝國
217第九章 贊助人的話
247第十章 明日的景象
265
看更多
 

序言
我根本來沒有想過在娛樂圈中討生活,我的工作是水到渠成、自然發展的結果。事實上,大媒體力量把我的生命捲進去的方式,正是娛樂事業激烈改變我們經濟運作的具體而生動的例子。這個力量,就是本書所要描繪的。
我的父親是傑出的投資經紀人,起初在邁阿密,後來在洛杉磯執業。從我有記憶以來,股票市場的進展與大公司的表現就是我們家裡的日常話題。但是,另一種表現也是我們時常關注的。在我們家裡,除了『華爾街日報』和《財星雜誌》之外,就只有娛樂雜誌,像《綜藝周刊》、《好萊塢報導》和《票房雜誌》等等。我的母親是電視製作人,也是娛樂業的寫手。我們可能有一天晚餐時,餐桌上坐的是父親的合夥人或是外埠公司老闆,第二天家裡卻擠滿了剛下檔的紐約市立芭蕾舞蹈團的要角,或剛剪輯完最後一個鏡頭的電影剪接師。商業世界和娛樂世界的字彙一直都在我的童年裡交錯著。
我以前做的工作就反映了藝術與數字的雙元性。起先我為好萊塢一家傳播公司做行銷,接觸到人類的創造力與才氣。接著經營財務服務公司,我關心的是財務報表。
就在娛樂經濟出現的當兒,我成為顧問。當時,媒體與娛樂業開始警覺,必須開始像真正的事業那樣經營。這個時候,傳統產業也剛開始認識娛樂業對他們事業的衝擊。很幸運的,這個時代的環境非常適合我。
剛踏入娛樂業的時候,娛樂公司通常不用管理顧問,他們也不必要用管理顧問。他們是癡肥快樂的公司,正如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說,娛樂業是人猿的事業,任何人都可以在這一行裡賺錢,即使是癡肥遲緩的人猿也可以。雖然如此,只不過十年多一點的時間,情況就完全改觀了。
加入布茲‧艾倫&漢彌爾頓顧問公司(Booz. Allen & Hamilton)不久,我就開始專注於娛樂業。當時,我們在娛樂業有一個小小的練習機會。公司在產業界的重要客戶西屋(Westinghouse)需要一些建議來處理它的電視台。令人驚訝的是,在那個時候,電視台是他們次要的業務。
他們的確需要產生一個研究計畫,而這個計畫改變了我的生命。
當時,有線電視的發展嚇到了許多擁有電視台的廣播人,西屋正在考慮賣掉它的電視台。西屋公司裡有部分決策人士希望擺脫電視台負擔,在他們行動以前,請我做個調查,研究無線電視台的前途。也許,他們只是想找些夠分量的人來為他們的決策背書罷了。
搶銀行的威利‧薩頓(Willie Sutton)對他搶銀行的解釋是「銀行裡有錢」。基於同樣的理由,我明白如果我們想了解娛樂業的走向,我們必須找到控制娛樂業的人。當然,我們從每個可能的觀點來分析,仔細研究了所有的數據與產業走向。但這只能告訴我們生意背後的數字,而人的因素在這一行裡卻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我必須與這一行裡頂尖的廣播人、廣告商或是攝影棚廣播室經理人面談,或者至少也要通個電話,了解他們的看法。
我發現我在一群我所能想像最優秀、最有聲望與最專注、最有創造力的一群人裡做研究。娛樂業的巨大影響力有目共睹,能從形塑娛樂事業偉大心靈中得到生氣勃勃的意見,實在令人振奮。娛樂業的每個產業,我都訪問了五十個以上具有關鍵地位的資深經理人。我和維康(Viacom)的雷史東(Summer Redstone)談過,也和CBS的老闆賴利‧提須(Larry Tisch)與奇異電子的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促膝談過,當時威爾許剛剛買下NBC。我也和柏特‧曼寧(Burt Manning)度過極有價值的下午,他是華特‧湯普森(J. Walter Thompson)的董事長,媒體業界財力最雄厚的人。
兩個月以後,我們將一些業界精英的見識與我們的詳盡分析綜合起來,我極有信心,覺得我們有正確的答案提供給西屋那夥人,即使我們的答案不是他們想聽的。
在一個寒冷的冬晨,我們一夥人搭計程車前往曼哈頓西側西屋集團的辦公室。我力持鎮定,默默複習將要發表的調查簡報。我知道我們即將面對難纏的聽眾。在董事會的會議室裡,一群資深經理人在桌子的另一端怒目相視。座位的安排反映了我們即將討論的兩難情境。左邊坐的是西屋集團的經理人,右邊坐的是哥登曼‧沙區(Gloldman Sachs)派出的一夥人,信心滿滿,準備奉令賣出電視台。
簡單地說,我們兩個小時簡報的結論就是:「不要賣」。雖然受到有線電視的衝擊,我們深信無線電視台仍是一個繼續成長的事業。我們表明,雖然其他的主要媒體公司或者已經賣掉了,或者正傳言要賣電視台,長期來看,無線電視台的前景依然看好,西屋應該保有無線電視台。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