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be4709be52fb420ef788d60c1818cb68

[ 957P ]楚材晉育:中國留美學生,1872~1931(精裝) 作者:江勇振 ISBN:9789570863949

NT$ 699.00


<內容簡介>

 2022年是中國學生赴美國留學150週年
從清末自強運動開始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權宜之策
隨著20世紀初留美熱潮掀起
演變成一個「楚材晉『育』」的運動

《楚材晉育》以容閎的幼童生為引,聚焦於1902年成立、1931年因國共分裂的餘波掃到了太平洋彼岸而崩潰的「全美中國留學生聯合會」(The Chinese Students’ Alliance of America),從中分析中國留美學生的八個面向:自詡為未來中國的領袖、政治上保守、不可救藥的親美派、最為美國化並最憧憬甚至幻想要跟美國中產階級白人談戀愛的一代、與中國社會脫節、東方主義的中國傳統觀、泰半以公費留美、女留學生所面對的男性沙文主義以及她們回國以後在婚姻與就業上的兩難。
中國政府在最初制定留美政策的時候,出發點是「楚材晉『育』」,亦即派遣學生到美國留學,以期他們在學成之後為中國所用。但美國1882年《排華法案》制定,直到1943年廢止的六十年間,絕大多數中國留美學生因為美國法律不允許而無法留在美國。直到《排華法案》廢止,特別是1965年移民法給予一年兩萬人的移民配額後,留美學生才得有學而優則「留」這個選擇。「楚材晉『育』」於焉成為「楚材晉用」的敲門磚,這也是所謂的人才外流現象的肇始。


★目錄:

前言
序曲
第一章 乘風破浪,圓美國夢
乘豪華郵輪,奔太平洋彼岸
「中國人進美國,要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
孔祥熙的故事
宋靄齡、宋美齡兩姊妹
迎新、觀光、各奔前程
第二章 誰家子女,西行取經?
留美先驅
過渡的世代
留美蔚然成風
第三章 為國為己,組織起來
「美東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的崛起
「美東中國留學生聯合會」與民主的實習
「全美中國留學生聯合會」的成立
留美學生界的斷層線
第四章 國之棟梁,當權是從
「民有、學優者治、民享」的共和國
保守:基於信念?還是為了做官?
第五章 持家就業,不可得兼
留美女學生所讀的科系
結婚或就業
美國風的中國女性特質
第六章 美國美國,我愛美國
門戶開放政策的神話
種族、階級、白人遐想
第七章 文化古國,燦爛文明
燦爛的傳統文明
效顰、東方主義的批判
幕落


<作者簡介>

江勇振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美國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學歷史系教授退休。著有《張君勱傳》、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19-1949、《星星.月亮.太陽:胡適的情感世界》、《舍我其誰:胡適》 (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第二部:日正當中,1917-1927;第三部:為學論政,1927-1932;第四部:國師策士,1932-1962)、《蔣廷黻:從史學家到聯合國席次保衛戰的外交官》、《留美半生緣:余英時、錢新祖交鋒始末》等書,多篇論文散見於各刊物、選集中。


★內文試閱:

‧前言

(節錄)
從第一批容閎的幼童生在 1872 年抵達美國算起,中國人到美國留學已經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依照曾國藩、李鴻章奏請派送幼童生赴美留學的奏摺裡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之策:「選聰穎幼童,送赴泰西各國書院,學習軍政、船政、步算、製造諸學。約計十餘年。業成而歸,使西人擅長之技,中國皆能諳悉,然後可以漸圖自強。」因此,留學原本是一個暫時的權宜之計,等中國能夠諳悉西人所擅長之技、可以漸圖自強以後就可以終止了。結果,中國人到西洋留學,特別是到美國留學,不但沒有終止,而且除了在冷戰期間因為中美斷交暫停了三十年以外,越演越烈,蔚然成為一個洶湧不斷的留美熱潮。中美在 1979 年復交。從復交幾天以後所派送的 52 名開始,在短短的十年之間,在 1988-1989 學年度,中國留美學生的人數已經躍升成為所有在美國的外國學生裡的第一名。再過了三十年,到了 2019-2020 學年度,中國留美學生人數已經到了 372,532 名,占所有在美國的外國學生人數的 35%。
中國留美學生人數持續攀升的現象是否會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中美關係的惡化,再加上全球疫情的影響,都是變數。2020 年的變化是最戲劇性的。比如說,從 2020 年 3 月到 9 月,六個月之間,美國政府才簽發了 808 個 F-1 學生簽證給中國學生。2019 年同一期間的數字是 90,410—降幅達 99%!當然,這中間還有全球疫情的因素,影響所及不只中國。比如說,印度的降幅是 88%;日本是 87%;南韓是 75%;墨西哥是 60%。然而,平均來說,美國所發給的 F-1 學生簽證的降幅是 88%。因此,中國的降幅是最陡的。
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 2020 年崩盤式的降幅是一個暫時的現象,而且主要是因為疫情,而不是因為中美關係惡化的結果。從 2021 年 5 月到 6 月,兩個月之間,美國駐外領事簽發了 117,000 個 F-1 學生簽證。這個數字是 2019 年的 90%。換句話說,國際學生回流潮不但回來得快而且猛。在這個國際學生回流潮裡,中國留美學生仍然遙遙領先所有其他國家。就以 2021 年 5、6 月間美國駐外領事所簽發的 117,000 個學生簽證的總數為例。其中,中國學生獲得簽證的人數為 85,000,所占比例高達 73%。
重點是,就像我在〈幕落〉一章裡會進一步分析的,留美的性質已經整個改變了;在 20 世紀後半葉以後,留學美國已經不再只是留學,而是要學「留」—學習如何留在美國。美國 1965 年的移民法是一個轉捩點。20 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留美學生,在學成之後都必須歸國。這是因為美國在 1882 年所通過的《排華法案》不准他們留在美國或者歸化成為美國人。雖然《排華法案》在 1943 年廢止,但只給予中國人每年 105 名的移民配額。1965 年的移民法的關鍵意義,在於它開放給中國每年兩萬名的移民配額。從那以後,留美的動機與目的就迥然不同了。我在〈幕落〉裡稱呼 1965 年以後的留美學生為新型的留美學生。他們留學的目的,除了是要接受更高、更專門的教育以外,更是要透過留學而學「留」—質言之,就是從傳統學而優則仕轉化成為現代的學而優則留。這就是 1960 年代台灣所流行的「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口號的背景。從前的台灣如此,現在的中國亦然。只要可以透過留美而「留」美,這個洶湧澎湃的留美運動就會持續下去。
然而,學而優則「留」是 20 世紀後半葉才有的一個選項。以美國來說,雖然隨著 1943 年《排華法案》的廢止而開放了 105 名的移民配額給中國,但那是杯水車薪。一直要等到 1965 年的移民法通過擴大成為兩萬名的移民配額以後,學而優則留方才成為一個可行的途徑。因此,雖然學而優則留最為人所詬病的,是人才外流的問題,但這不是 20 世紀初年的中國留美學生的問題。由於他們在《排華法案》的限制之下沒有人能夠學而優則留,他們不是人才外流的始作俑者。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