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7P] 少女布莉達的恩賜 Brida 作者: 保羅.科爾賀 原文作者: Paulo Coelh
NT$ 339.00
作者: 保羅.科爾賀
原文作者: Paulo Coelho
人一生都渴望尋找靈魂伴侶。
暢銷作家保羅•科爾賀的女巫奇幻之旅,十八年後終於翻譯引進西方世界。
森林裡充滿魔法、知識、詛咒和危險,唯有偉大的女性力量才能轉化成智慧。
「我要怎麼做才能知道自己的靈魂伴侶是誰呢?」
布莉達是一名年輕的愛爾蘭女孩,一心想學習魔法的她,涉獵廣泛,想探索更多。她的追尋引領她遇見身懷更大智慧的人物。包括一名居住在森林裡的巫師,他教她相信世上一切的善;一名女巫師則教她學會如何跟隨世間的音樂起舞。當布莉達努力追尋命運的同時,她也努力嘗試在自己與世界的各種關係和想成為女巫的欲望之間找到平衡。
所有的物質成就若是沒了靈魂伴侶,就什麼也不是。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創造出一位勇敢的女性角色,自信、真誠,渴望愛,也渴望被愛。這不僅是一本以女性為主角,探討天賦與愛的小說,更是一本描繪人類如何自我覺察、自我實踐的靈性之書。
她的靈魂中有個聲音在指引她,告訴她,這是她不能逃避的命運。
巫術不過是接近崇高智慧的一種方式。只要心中有愛,女巫可以與世界的靈魂交談。
神就在言語中。
甘冒風險,帶著堅定信念,縱身躍入黑夜。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錯誤的,
就連停下來的時鐘,一天也會遇上兩次正確的時間啊。」
『多數的人既不認識愛,也不認識自己,這正是我們感到孤獨的原因。易言之,我們對內在的世界缺乏瞭解。而魔法正如書中所說,就是這座橋樑。但人若不能臣服於黑暗,就無法知悉魔法的奧秘。但請讀者務必牢記,真正重要的並非魔法本身,而是那個向你展示魔法的人。
所有為愛痛苦的女性,解答就在這裡。』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鐘穎∣專文推薦,全文收錄書中
「這是我的第三本小說,緊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之後,描寫一名年輕的女子如何走進魔法世界,並且體驗了不同的傳統。我在書中探索的主題都是自己熟悉的,包括大地之母,異教信仰,以及愛的覺知。」——保羅‧科爾賀
寫出普世語言的小說家。──《紐約時報》
保羅‧科爾賀的真愛是靈性的。──《金融時報》
優美的傑作,鼓舞人心。──《時人雜誌》
一段自我發現的靈魂之旅。──英國Lovereading網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1947年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他很早就發現寫作的天賦。他被公認為我們這個世代最有影響力並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家之一。他的書已在全球銷售超過2億3千萬冊,超過170個國家,並譯成88種語言。他是社群媒體上擁有最多粉絲追蹤關注的作家。
他得過很多國際大獎,其中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名列2009年金氏世界紀錄中同一本書被譯成最多國語言的作者。他從2002年起便是巴西文學院的一員,2007年獲選為聯合國和平使者。
著有《外遇的女人》、《朝聖》、《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薇若妮卡想不開》、《魔鬼與普里姆小姐》、《愛的十一分鐘》、《生命戰士的智慧祕笈》、《波特貝羅女巫》、《贏家》、《9288奇幻之旅》、《阿卡拉先師古抄本》、《女間諜的告白》等書。
保羅.科爾賀全球官方網站:paulocoelhoblog.com
Twitter, Facebook, and Instagram:@paulocoelho
譯者簡介
陳佳琳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碩士,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口筆譯碩士,曾任電視臺編審,現為專職翻譯。作品包括《邊緣人的合奏曲》、《浮生釣手》、《鷹與心的追尋》、《雙生夢魘》、《騙徒》、《來自無人地帶的明信片》、《大師》、《布魯克林》、《親愛的小小憂愁》、《外遇的女人》、《女間諜的告白》。
詳細資料
ISBN:9786263357020
叢書系列:藍小說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南美文學
內容連載
序言
我們經常在露德的一家咖啡館聊到深夜。當時我是羅馬神聖大道的朝聖者,為了尋覓我的恩賜,仍然有好多天的旅程要走。她是布莉達.奧芬,負責那條朝聖大道的某一段。
某一晚,我問她是否記得自己曾經在大道上一處特定的修道院時,有過無以倫比的心靈觸動,那間修道院座落在庇里牛斯山區星形小徑附近。
「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她回答。
我很驚訝。畢竟,她是個得到恩賜的人。
「條條大路通羅馬,」布莉達以這句古老諺語讓我知道,恩賜隨處都可被喚醒。「我是在愛爾蘭走我的羅馬大道。」
後來幾次見面,她一一訴說她的尋覓足跡。當她說完後,我問她我能否將它寫下來。
她一開始是同意的,但後來每次我們見面,她便不斷提出質疑。她要我將相關人名改掉;她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會讀這本書,以及這些人會有什麼反應。
「我不知道,」我說,「但我不覺得這是妳真正想瞭解的癥結。」
「你說得對,」她說。「因為我認為這是很私人的經驗,也不太確定其他人能從中得到多少。」
這就是我們要承擔的風險,布莉達。有關傳統的一篇匿名文章提過,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可以抱持兩種態度:建造,或種植。建造者可能花了數年時間完成任務,有一天終於完成,卻發現自己困在砌好的磚牆。於是,任務一結束,他們的生命便沒了意義。
再來是種植者。這些人日日承受暴風雨與季節變遷,鮮少休息。但花園與建築物不一樣,它不會停止生長。它需要園丁的不斷關注,卻也讓園丁的生命成了一場了不起的探險之旅。
園丁們能認出彼此,因為他們知道,隨著每一株植物的成長,整個世界也隨之塑形茁壯了。
保羅.科爾賀
愛爾蘭
一九八三年八月――一九八四年三月
夏與秋
「我想學習魔法,」女孩說。巫師看著她。褪色的牛仔褲,T恤,害羞內向者慣有的挑釁眼神,其實此時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這種表情。「我的年齡至少是她的兩倍,」他想。儘管如此,他知道自己遇到了靈魂伴侶。
「我的名字是布莉達,」她接著說。「原諒我沒有自我介紹。我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沒想到自己會這麼緊張。」

原文作者: Paulo Coelho
人一生都渴望尋找靈魂伴侶。
暢銷作家保羅•科爾賀的女巫奇幻之旅,十八年後終於翻譯引進西方世界。
森林裡充滿魔法、知識、詛咒和危險,唯有偉大的女性力量才能轉化成智慧。
「我要怎麼做才能知道自己的靈魂伴侶是誰呢?」
布莉達是一名年輕的愛爾蘭女孩,一心想學習魔法的她,涉獵廣泛,想探索更多。她的追尋引領她遇見身懷更大智慧的人物。包括一名居住在森林裡的巫師,他教她相信世上一切的善;一名女巫師則教她學會如何跟隨世間的音樂起舞。當布莉達努力追尋命運的同時,她也努力嘗試在自己與世界的各種關係和想成為女巫的欲望之間找到平衡。
所有的物質成就若是沒了靈魂伴侶,就什麼也不是。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創造出一位勇敢的女性角色,自信、真誠,渴望愛,也渴望被愛。這不僅是一本以女性為主角,探討天賦與愛的小說,更是一本描繪人類如何自我覺察、自我實踐的靈性之書。
她的靈魂中有個聲音在指引她,告訴她,這是她不能逃避的命運。
巫術不過是接近崇高智慧的一種方式。只要心中有愛,女巫可以與世界的靈魂交談。
神就在言語中。
甘冒風險,帶著堅定信念,縱身躍入黑夜。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錯誤的,
就連停下來的時鐘,一天也會遇上兩次正確的時間啊。」
『多數的人既不認識愛,也不認識自己,這正是我們感到孤獨的原因。易言之,我們對內在的世界缺乏瞭解。而魔法正如書中所說,就是這座橋樑。但人若不能臣服於黑暗,就無法知悉魔法的奧秘。但請讀者務必牢記,真正重要的並非魔法本身,而是那個向你展示魔法的人。
所有為愛痛苦的女性,解答就在這裡。』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鐘穎∣專文推薦,全文收錄書中
「這是我的第三本小說,緊接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之後,描寫一名年輕的女子如何走進魔法世界,並且體驗了不同的傳統。我在書中探索的主題都是自己熟悉的,包括大地之母,異教信仰,以及愛的覺知。」——保羅‧科爾賀
寫出普世語言的小說家。──《紐約時報》
保羅‧科爾賀的真愛是靈性的。──《金融時報》
優美的傑作,鼓舞人心。──《時人雜誌》
一段自我發現的靈魂之旅。──英國Lovereading網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1947年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他很早就發現寫作的天賦。他被公認為我們這個世代最有影響力並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家之一。他的書已在全球銷售超過2億3千萬冊,超過170個國家,並譯成88種語言。他是社群媒體上擁有最多粉絲追蹤關注的作家。
他得過很多國際大獎,其中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名列2009年金氏世界紀錄中同一本書被譯成最多國語言的作者。他從2002年起便是巴西文學院的一員,2007年獲選為聯合國和平使者。
著有《外遇的女人》、《朝聖》、《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薇若妮卡想不開》、《魔鬼與普里姆小姐》、《愛的十一分鐘》、《生命戰士的智慧祕笈》、《波特貝羅女巫》、《贏家》、《9288奇幻之旅》、《阿卡拉先師古抄本》、《女間諜的告白》等書。
保羅.科爾賀全球官方網站:paulocoelhoblog.com
Twitter, Facebook, and Instagram:@paulocoelho
譯者簡介
陳佳琳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美國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碩士,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口筆譯碩士,曾任電視臺編審,現為專職翻譯。作品包括《邊緣人的合奏曲》、《浮生釣手》、《鷹與心的追尋》、《雙生夢魘》、《騙徒》、《來自無人地帶的明信片》、《大師》、《布魯克林》、《親愛的小小憂愁》、《外遇的女人》、《女間諜的告白》。
詳細資料
ISBN:9786263357020
叢書系列:藍小說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南美文學
內容連載
序言
我們經常在露德的一家咖啡館聊到深夜。當時我是羅馬神聖大道的朝聖者,為了尋覓我的恩賜,仍然有好多天的旅程要走。她是布莉達.奧芬,負責那條朝聖大道的某一段。
某一晚,我問她是否記得自己曾經在大道上一處特定的修道院時,有過無以倫比的心靈觸動,那間修道院座落在庇里牛斯山區星形小徑附近。
「我從來沒有去過那裡,」她回答。
我很驚訝。畢竟,她是個得到恩賜的人。
「條條大路通羅馬,」布莉達以這句古老諺語讓我知道,恩賜隨處都可被喚醒。「我是在愛爾蘭走我的羅馬大道。」
後來幾次見面,她一一訴說她的尋覓足跡。當她說完後,我問她我能否將它寫下來。
她一開始是同意的,但後來每次我們見面,她便不斷提出質疑。她要我將相關人名改掉;她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會讀這本書,以及這些人會有什麼反應。
「我不知道,」我說,「但我不覺得這是妳真正想瞭解的癥結。」
「你說得對,」她說。「因為我認為這是很私人的經驗,也不太確定其他人能從中得到多少。」
這就是我們要承擔的風險,布莉達。有關傳統的一篇匿名文章提過,每個人在生命中,都可以抱持兩種態度:建造,或種植。建造者可能花了數年時間完成任務,有一天終於完成,卻發現自己困在砌好的磚牆。於是,任務一結束,他們的生命便沒了意義。
再來是種植者。這些人日日承受暴風雨與季節變遷,鮮少休息。但花園與建築物不一樣,它不會停止生長。它需要園丁的不斷關注,卻也讓園丁的生命成了一場了不起的探險之旅。
園丁們能認出彼此,因為他們知道,隨著每一株植物的成長,整個世界也隨之塑形茁壯了。
保羅.科爾賀
愛爾蘭
一九八三年八月――一九八四年三月
夏與秋
「我想學習魔法,」女孩說。巫師看著她。褪色的牛仔褲,T恤,害羞內向者慣有的挑釁眼神,其實此時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這種表情。「我的年齡至少是她的兩倍,」他想。儘管如此,他知道自己遇到了靈魂伴侶。
「我的名字是布莉達,」她接著說。「原諒我沒有自我介紹。我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沒想到自己會這麼緊張。」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