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0
WeChat 截圖_20210204151431.png

57+1的鑽石人生:打磨出自己最好的樣子 作者:曾郁雯

NT$ 350.00


作者:曾郁雯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1384146


每一則故事就像鑽石的一個刻面,
也許可以反射一些光芒,
溫暖你,告訴你,
不論經歷何種考驗,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一顆小小的圓形明亮式完美切割鑽石有57+1個刻面,人生也像鑽石,從高溫高壓的淬鍊開始,割捨之後留下完美比例,再經過打磨才能發亮發光。


人稱「珠寶詩人」的曾郁雯──她設計的珠寶作品,深具文學底蘊,充滿甜美詩意,可以折射出她的靈魂。


進入珠寶界三十年,驀然回首,已經分不清是偶然還是必然。

見證珠寶業變動,歷經婚姻波瀾,仍不忘勇敢前行。

她把故事變成珠寶,珠寶又變回故事。


全書收錄57+1篇真摯告白,談及「珠寶設計師的從業之路」、「待人處事之道」、「打造美麗人生」、「郁雯流的精神」與「設計繆斯」等主題切面。療癒又暖心的文字,告訴在職場、情感、家庭中受挫折的你:找回自己,你需要自信的那一面。真實的你,就像鑽石一樣閃閃發光。


◎閃亮推薦


郁雯以溫潤如玉的文字,專業的珠寶首飾設計經歷,完成這本書,就像刻劃一個尋寶的美麗印記,那麼明亮,那麼光彩熠熠,不論文字或珠寶首飾都值得品味、收藏。

──鄭愁予|詩人


投身珠寶界後,當年在台大歷史系的啟發與做學問的態度,是她的底蘊。運用聯結到珠寶設計,每一件作品都有來歷,都有故事。這是她設計作品的特質特色,也是她接受人文精神薰陶的展現。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郁雯一路走來,不負57+1年的歲月,用心全力打磨出面面俱到的人生,就像鑽石一樣,轉一個角度都可看到不同彩度與光芒,不但成就美好了自己,也滋潤豐富了身邊人和收藏者的心靈與生活。

──梁旅珠|旅遊作家


她就像是個文藝復興人,具有「多才多藝」的特性,做為一個設計師,有著精準理性的計算與思考;卻因為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底蘊,讓她的作品顯現出溫柔與感性。

──李清志|建築學者、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郁雯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一如你我,她在人生路上也跌過跤,吞過挫折和失敗的苦澀滋味,且還不只一次。凡此種種,乃至於成為優秀設計師的心法、對待客戶的正確態度,以及平日待人接物的道理,都寫進了這本書裡。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廣播主持人


◎成為鑽石的閃亮亮語錄


☀不幸與幸福從來都不是兩條岔路,人生只有一條路,朝向幸福,不幸就被你遠遠拋在腦後。

☀如何開始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專長及喜愛,那種喜悅會激勵你一路往前,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一個人都是經過生活的涵養、時間的打磨才會變成眼前的樣子,絕對不是一朝一夕或只靠一種養分就可以。

☀人活著需要信念,信念來自堅持,堅持來自熱情,熱情來自初心,不忘初心,你就會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樣子,過真正想過的生活。


◎本書特色


1.珠寶詩人.以詩意點綴的珠寶設計師──曾郁雯,勇敢踏入珠寶設計這行,走過所有偶然與必然,回首三十載,剖析內心最誠摯的獨白。

2.57+1篇療癒又暖心的文字,告訴每個在職場、情感、家庭中受挫折的你:真實的你,就已然像寶石一樣閃閃發光。



作者簡介:

曾郁雯

知名作家與珠寶設計師,因珠寶作品深具文學底蘊,充滿甜美詩意,被台灣媒體譽為珠寶詩人。

台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寶石學院GIA研究寶石學家GG。台灣第一位同時獲得蘇富比、佳士得兩大拍賣會青睞的珠寶設計師。台灣創意設計師協會創始會員並連任兩屆副會長。

歌詞創作〈幸福進行曲〉獲第3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劇本《天馬茶房》獲第36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歌詞創作〈阿嬤的雨傘是一蕊花〉入圍第16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喜歡旅行與攝影,近幾年為「聯合報有.行旅uTravel」企劃日本京都、東京、輕井澤、淡路島、北九州等「名人帶路」深度旅行團。

著有《57+1的鑽石人生:打磨出自己最好的樣子》(時報文化)、《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遠流)、《美人紀:珠寶搭配美學》(木石文化)、《珠寶情人》(有鹿文化)、《光影紀行》(爾雅)、《京都之心》(聯合文學)、《綺麗京都》(聯合文學)等。入選96年、100年、101年年度散文選,97年、102年、106年台灣飲食文選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

IMG_9089IMG_9088


DALL·E 2024-01-28 22.38.41 - Create a wide, detailed impressionist-style painting of a three-story traditional bookstore warehouse interior, capturing the feeling of being imm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