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I-2] 當知識份子遇到政治 The Reckless Mind:
- 作者: 馬克里拉
- 原文作者: Mark Lilla
- 譯者: 閻紀宇
- 出版社:雅言文化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3/09/12
紐約時報書評:「作者很會說故事,也有化繁為簡的才華。」
不分左右,他們都曾為暴政搖旗吶喊,為屠夫粉飾太平。
海德格、施米特、班雅明、柯耶夫、傅柯、德希達,一連串西方當代思潮最閃亮的名字,為什麼,一遇到政治,全都錯得離譜?
這是二十世紀最匪夷所思的現象:背後既無槍桿子的逼迫,也沒有權位或金錢的收買。所以他們的錯誤並不能以墮落或膽怯去解釋。
更不能說,他們是一時糊塗,因為,自始至終,他們都理直氣壯,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六位大師,六條政治歧路。他們的故事充滿二十世紀的激情與失落,他們的思想依然宰制今日有關人類處境的各種論述。
本書一一檢視他們的生涯背景與思想脈絡,最後則以柏拉圖的故事作終。柏拉圖也曾介入政治,結果是挫敗地離開。這些都有助我們理解,知識份子該不該參與政治,或參與政治時,該如何拿捏分寸。
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是存在主義的扛鼎之作。這位二十世紀公認最偉大的哲學家,摯友是受盡納粹折磨的雅斯培,情人是猶太裔的漢娜‧鄂蘭。但他倆的規勸都不能阻止他加入支持納粹、迫害猶太人的行列。至死他都不願道歉。
今日談到憲法、主權、合法性、恐怖主義,都要提到施米特。舊日的希特勒御用法學家,如今卻成了新左派的理論源頭。
時下,大家都把班雅明貼上馬克斯主義者的標籤,只知道他為逃離納粹,而草草服毒身亡。但本書透過修勒姆與阿多諾的眼睛梳理他的思想脈絡,看他如何陷入渴望彌賽亞與暴力的空想之中。他還在空想,世界已經群魔亂舞。
科耶夫是「歷史終結論」的始作俑者。他的學說因冷戰結束而人盡皆知。但自由主義巨擘史特勞斯卻一眼就看出他的暴政傾向。
傅柯最愛討論知識與權力的關係,也喜歡走上街頭。從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到柯梅尼的伊斯蘭革命,都被他稱頌過。他以為愛滋病是一齣騙局,是權力者虛構出來的偽知識。果然,他就死於愛滋病。
後結構主義的另一位英雄德希達,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也開始解構起政治來了。他說,正義是只能等,民主則絕不可能。
作者簡介
馬克‧里拉 (Mark Lilla)
以講究「精讀原典」而聞名的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教授,曾著有《維科評傳》 (G. B. Vico: The Making of an Anti-Modern,1993年) ,編有《法國新興政治思想》(New French Thought: Political Philosophy,1994年)一書,並榮獲法國學術棕櫚勳章,是英、美自由主義陣營新進崛起的一支健筆。
臻品齋書店在發貨前,
📚書本包裝一層氣泡袋,
再一層強化塑膠包裝袋,
最後才裝進破壞袋!
強化包裝,讓愛書人收到書不失望!❤️